我并不在乎郭德纲的作品雅还是俗,我生气的是,他年未过42岁的时候就停止了创新。
其实我是在2013年离开旅游行业以后,才有时间整天塞着耳机听相声的,那年郭德纲参加了春晚,我觉得他跟姜昆的诗朗诵不一样。 朋友告诉我,郭在春晚上的东西一般,想听好的,下载个音频APP,听他过去的作品。我照做了,然后就沦陷了。 历经将近十一二年春晚上的歌颂相声,我早就对相声没了丝毫想法了,郭德纲和于谦这两个神人,太神了,是他俩让我重新关注相声,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跟我一样。
就这样历时七八个月时间,我利用周末、空闲在手机上听完了郭德纲从刚进北京到2013年小剧场、商演、专场演出的全部作品。 以侯宝林、马三立为参照,原本以为还很年轻的郭德纲应该还会不断创新,继续满足喜爱相声的人们的需求。没想到,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,郭德纲基本就不创新了,网络上所谓的更新,其实都是他拆散老段子重新组合的玩意儿,如果不是于谦尽可能的用捧哏手法来去除旧味道,真的一点味道都没有。 郭德纲07年08年的段子里,经常向观众承诺会一直说下去,我真的相信他有这个实力,所以2014年期待了一年,2015、2016、2018、2019年一直在期待郭德纲能创新,可就是没有。 2020年新冠,我心里想,这回哪也去不了,郭德纲该有足够时间创新了吧?结果又是炒冷饭。从此彻底不再追逐,从粉转为黑,开始和其他黑粉一唱一和,打着反三俗的旗号反对郭德纲和他的徒弟们。 现在回想起来,其实真没有必要。郭德纲不创新了不正说明了相声确实已经到了末路了吗?曲协相声界那帮人拯救不了,郭德纲当然也没有这个能力。 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这不就是浪费资源吗?他现在的发展方向挺好,什么都不为,就为德云社所有人有一份工作,把日子过好了,这就很不错。 所谓三俗,四俗,仁者见仁罢了,如果真那么不堪,国家早就把德云社灭了。现在的情况来看,所谓反三俗,而且只针对相声领域,其实就是体制内那帮人看着郭德纲吃香喝辣气不过,用来阻遏和打压郭德纲的一个噱头罢了。 那么,作为我来讲,对郭德纲德云社的态度是无所谓支持与否,有新作品就看看新作品,没新作品也不心焦,如果他们因为管理不善出点事,就抓住机会蹭流量赚点早餐费。
这就是德云社粉转黑再到无所谓的我,如今对德云社的态度。 当然,心里面还是希望郭德纲在相声上能有创新,完全摆脱于谦一家的那种全新的作品。 问题是,郭德纲还能创作出新作品吗? |